科学使用水性防腐漆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施工前准备
充分搅拌
使用电动搅拌器搅拌3分钟,确保涂料无沉淀、无色差,树脂均匀分布。若中途停用超过2小时,需重新搅拌。
关键点:搅拌后涂料滴下应呈线状,表明粘度均匀。
基材处理
清洁:清除表面灰砂、焊渣、油污、浮锈及旧漆皮,确保无酸、碱残留。
除锈:喷砂除锈至Sa2.5级(工业标准),或人工打磨至表面疏松浮锈完全去除。
粗糙度:适当增加表面粗糙度(如喷砂后粗糙度达40-70μm),提升附着力。
环境控制
温度:施工环境温度需≥5℃(部分产品要求≥10℃),底材温度应高于露点3℃以上。
湿度:空气湿度≤80%(部分产品要求≤70%),避免雨天或高湿度环境施工。
通风:保持良好通风,减少漆雾聚集,降低吸入风险。
二、稀释与配制
加水稀释
比例:根据施工需求,可添加0-10%清水稀释(部分底漆可加至30%,但需严格遵循产品说明)。
方法:边添加边搅拌,遵循“少量多次”原则,避免一次性加水过多导致成膜性下降。
禁忌:严禁加入天纳水、甲苯、二甲苯等有机溶剂,否则会破坏涂料成分,导致失效。
双组份产品配制
严格按A+B比例混合,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(通常为2-4小时),避免固化失效。
三、施工操作
涂装方法
喷涂:空气喷涂或无气喷涂,喷嘴口径0.4-0.5mm(无气喷涂)或1.8-2.5mm(空气喷涂),喷出压力15-20MPa或0.3-0.5MPa。
刷涂/辊涂:适用于小面积或复杂结构,需控制涂层厚度均匀,避免流挂。
浸涂:适用于批量小件,需控制浸涂时间(通常1-3分钟)和干燥速度。
涂层间隔
每道施工间隔≥2小时(自干)或24小时(完全干透),确保前道涂层实干后再涂下一道。
总涂层数:建议涂装2道,干膜厚度45±5μm,以提升防腐性能。
干燥方式
自干:温度≥5℃,湿度≤70%,自然干燥24小时。
烘干:流平时间≥15分钟,烘烤温度≥60℃,时间≥25分钟,加速干燥并提升附着力。
四、施工后处理
工具清洗
立即用清水冲洗喷枪、滚筒或毛刷,防止涂料干固堵塞设备。
无气喷涂设备需先用稀释剂清洗管道,再用清水冲洗。
涂料保存
剩余涂料需密闭保存,避免杂质混入。若出现干皮,可用100目丝网过滤后使用。
贮存温度5-35℃,阴凉干燥处存放,保质期通常为1年(部分产品可达18个月)。
五、安全与环保
个人防护
佩戴护目镜、手套及防毒面具,避免皮肤或眼睛接触漆液。
若不慎接触,立即用温水和肥皂清洗;溅入眼睛时,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并就医。
废弃物处理
空桶或剩余涂料需按危险废物处理,避免污染环境。
施工区域需设置警示标识,防止无关人员进入。
六、常见问题解决
漆膜起泡
原因:基材含水率过高或施工环境湿度过大。
对策:确保基材干燥(含水率≤8%),施工时湿度≤80%。
附着力差
原因:基材处理不到位或涂层间隔时间不足。
对策:加强喷砂除锈至Sa2.5级,延长涂层间隔至24小时。
流挂现象
原因:涂料粘度过低或单次涂装过厚。
对策:减少加水比例,控制单道涂层厚度≤50μm。